路線圖(資料來源:黃家大嫂)住宿點因行程調整略有變化
照片來源:森活眾山友
行程規劃
時間:4月28-5月2日(因故提前5月1日連夜下山)
第○天
19:30臺中出發→22:30梅山→00:30進逕橋登山口→02:30 3026山屋
第一天
05:30出發→08:30 3448尺峰→11:00關山(H3,668m)→15:00 2920鞍部營地
第二天
03:30 2920營地→05:55海諾南山(H3,174m)→06:10海諾南山下營地(H3,125m)→09:10小關山北峰(H3,229m)→12:40小關山(H3,249m)→15:00雲水山(H3,013m)→15:20雲水池營地(H3,001m)
第三天
06:30雲水池營地出發→09:00馬西巴秀山(H3,025m)→03:30 3228峰→04:48三叉峰下營地(H3,173m)
第四天
04:30三叉營地出發→05:10卑南主山(H3,295m) →07:00出發→12:53新舊林道越嶺點(H2,500m)→15:44石山(H2,813m)→17:09溪南山登山口營地(H2,447m)→ 18:29溪南山(H2,650m)→20:00貨櫃屋(H2,340m)→22:557K特生中心(H1,666m)→04:00回臺中
隔日大家在卑南主山看日出,此為南一段最後一座百岳,也是這幾天天氣最好的時刻,卑南主山前霞光萬丈令人難忘,隊友們幫秀慧姐慶祝完百,希望我也能有那一天。
由卑南主山下山途中能見到雲海中的北大武山,由於中央山脈自卑南主山以降為廣大陷落區(俗稱南南段),直至北大武山才又拔高至3,000公尺以上,故北大武山在雲海中顯得高不可攀,路途下切800公尺高度相當累人。
隊伍於接近新舊石山林道越嶺點時狀況連連,先是黃隊長摔倒,後是小家下攀崩壁時遭落石砸中左手及左腹,痛得他連話都說不出來,也把親眼目睹的煒鎮嚇出一身冷汗,擔心他腹部內出血隊伍決定經連夜下山,儘快送他回臺中就醫,原本5天南一段變更4天走完。
從此處還要攀升400公尺高度至石山,小家的背包請協作幫忙,他左手無法出力,眾人見咬著牙忍住疼痛自己走,不忍之餘也加快速度希望儘早下山送他就醫,上攀石瀑經過石山工作站,再下切近400公尺高度至溪南山最低鞍營地(原第4天住宿點)後,又上攀200公尺高度至溪南山,途中遇學生山友開心欲往石山秀湖露營,覺得年輕真好,我們只能拼命趕路。
石山工作站遺址...三角點距離此約3分鐘,然而我們沒有心情去
抵達溪南山頂時已經天黑,匆忙合照後,開始摸黑走山路,此時大家其實都累壞了,話都說不出來,而且沿路沒有水源能補充,步伐漸漸變慢,撐到貨櫃屋休息吃晚餐補充水源,又下切600公尺高度至特生中心已晚上11點,16個小時的重裝疾行,我想對秀慧姐來說這一定是難忘的完百之旅,對今天的壽星煒鎮也一定是難忘的生日,我們在車上吃便當及喝飲料作為慶功宴也永生難忘,4天南一段真的累慘了。
小家後來至中山醫院檢查,初步結果沒有內出血但有骨裂狀況,他放在腰包的蘋果手機代替腹部承受絕大衝擊而被砸毀無法使用(我們都戲稱要封存該手機好好供著~那可是救命恩人),這也許是不幸中的大幸。
總之這次南一段套宜貞講的小關難纏(果然回家洗澡時雙腿都是滿滿的瘀青)、雲水無水(還好下雨有水讓我們安心迫降)、卑南不死(輕鬆登頂卑南主山)及藤枝必亡(清晨4點半開始爬卑南主山,晚上11點出特生中心,遙遠的路程、沉重的負荷讓屁股沾到車坐墊就睡死了),4座百岳、2座3,000公尺高山及2座中級山(石山與溪南山),好辛苦,最後感謝老天爺讓大家平安下山,登山真的要小心喔!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