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橫四辣–小辣羊頭山H3,035M,山頂上有3等6354號三角點。位於中央山脈北二段,行政區劃屬於花蓮縣秀林鄉。羊頭山附近接連畢祿山、鈴鳴山等山,山勢直落立霧溪底,視野極為廣闊。
※部分照片來自大台中登山隊
9月6日凌晨4點起床,氣溫仍低,吃過嚮導煮的愛心白粥感覺溫暖一些,4點30分從大禹嶺出發,車行約1小時過慈恩隧道即抵達中橫133KM處的羊頭山登山口,最早登羊頭山必須由新白楊沿魯翁山西稜走進來,大約要2至3天,後來探勘出由中橫公路慈恩橋附近的乾溪谷直上的路線,來回只要6、7小時,成為新的登山路線,但是乾溪谷碎石不穩定,下雨或上面的人走過鬆動,經常有落石,走在下方的人很危險,太魯閣國家公園鑑於此,93年前另由乾溪谷的左側,亦即隧道上方開闢一條新的登山路徑,連接鉅山東峰,取代原來的乾溪谷,來回要8-9小時,比由乾溪谷攀登多2小時,但安全性大增;準備妥當大約5點50分開始登羊頭山。
羊頭山登山路線圖(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全球資訊網)
畢祿羊頭落差圖(資料來源:山友超人)
準備出發
個人認為這段是全程最危險的路XDDD
登山口到了^0^
羊頭山登山步道全長4.1公里(實際4.3公里),陡升高度為1,000公尺左右(登山口H2,000M-山頂H3,030M),每公里上升250公尺高度其實還好,與其它險峻山峰相比並不算特別難行,只是經昨日「中辣」畢祿山試煉後,痠痛的雙腿走起來速度也無法加快,「小辣」羊頭山讓我們稍微吃點苦頭,幸好天氣放晴不必擔心下雨問題。我邊走邊藉著太魯閣國家公園貼心所設立的路標100公尺地數著,步道兩側林相由最初常綠落葉闊葉林為主,接近2公里處則轉變為針闊葉混生林,走在由松針葉鋪成的地面對登山客無疑是最棒的享受了!在2.1公里處松針林休息過後,步道逐漸由樹根與亂石砌成,增加行走困難。
羊頭山登山步道全長4.1公里(實際4.3公里),陡升高度為1,000公尺左右(登山口H2,000M-山頂H3,030M),每公里上升250公尺高度其實還好,與其它險峻山峰相比並不算特別難行,只是經昨日「中辣」畢祿山試煉後,痠痛的雙腿走起來速度也無法加快,「小辣」羊頭山讓我們稍微吃點苦頭,幸好天氣放晴不必擔心下雨問題。我邊走邊藉著太魯閣國家公園貼心所設立的路標100公尺地數著,步道兩側林相由最初常綠落葉闊葉林為主,接近2公里處則轉變為針闊葉混生林,走在由松針葉鋪成的地面對登山客無疑是最棒的享受了!在2.1公里處松針林休息過後,步道逐漸由樹根與亂石砌成,增加行走困難。
感謝好心登山客所架設的鐵梯(據說是台大登山社去年所架)
松針林到了
舒適的休憩地
陡歸陡,但是不走不會到~~
準備上稜線
路徑雖然難走,幸好老天爺也沒有虧待我們賜予好展望,從2.8公里稜線處岳界四大障礙之一-奇萊東稜及最親近人的百岳-合歡群峰便陪伴在側,遠方太魯閣七雄塔山與三角錐山彷彿像我們招手,而預定3週後造訪屏風山亦清楚可見,有良好展望可看,自然就把身體疲憊暫時丟到一旁,走到3公里處剛好是羊頭山與畢祿、鋸山三叉路,許多從畢祿山過來或已登頂成功的山友在此休息,看見我們也不吝惜給予加油打氣;嚮導說最後1公里係由2個假山頭組成,只要2上2下就到山頂,幾名團友急忙向前衝,我則安步當車慢慢走,還得留些體力下山哩!10點30分團友陸陸續續抵達山頂,環顧四周除稜線上的好風景外,無明大斷崖、南湖中央尖及鉅山、畢祿山讓我們大飽顏福,連嚮導都說爬山20年以來每次羊頭山展望都被雲霧掩蓋,從沒見過如此棒的風景。
路徑雖然難走,幸好老天爺也沒有虧待我們賜予好展望,從2.8公里稜線處岳界四大障礙之一-奇萊東稜及最親近人的百岳-合歡群峰便陪伴在側,遠方太魯閣七雄塔山與三角錐山彷彿像我們招手,而預定3週後造訪屏風山亦清楚可見,有良好展望可看,自然就把身體疲憊暫時丟到一旁,走到3公里處剛好是羊頭山與畢祿、鋸山三叉路,許多從畢祿山過來或已登頂成功的山友在此休息,看見我們也不吝惜給予加油打氣;嚮導說最後1公里係由2個假山頭組成,只要2上2下就到山頂,幾名團友急忙向前衝,我則安步當車慢慢走,還得留些體力下山哩!10點30分團友陸陸續續抵達山頂,環顧四周除稜線上的好風景外,無明大斷崖、南湖中央尖及鉅山、畢祿山讓我們大飽顏福,連嚮導都說爬山20年以來每次羊頭山展望都被雲霧掩蓋,從沒見過如此棒的風景。
三角錐山(左)與塔山(右)分峙而立
岔路口到了
舊版路標
再堅持一下......
奇萊連峰(左)VS屏風山(中)VS合歡群峰(右)
超級障礙~~奇萊東稜
無明大斷崖....南湖中央尖....
山頂到囉^0^
攻頂大合照(攝影師快點,我的腳好麻>_<)
可遇不可求的美景真的賺到了!
回望畢祿山與鋸齒連峰
下山ing.....
最危險的路>_<
好棒的溪水^^
可遇不可求的大自然美景是我們此行最大收穫,下午3點回到登山口,回程順道於慈恩隧道下慈恩溪掬一捧潺潺溪水洗洗臉,清冷溪水頓時洗去疲憊,也為此行留下最美好的ending;回顧本次活動自己犯了2個缺失,沒帶2截式雨衣及禦寒衣物,皆因輕忽山區天氣變化、對自身能力太有自信所致,這種心態往往容易導致意外發生,自己得好好檢討才行。
可遇不可求的大自然美景是我們此行最大收穫,下午3點回到登山口,回程順道於慈恩隧道下慈恩溪掬一捧潺潺溪水洗洗臉,清冷溪水頓時洗去疲憊,也為此行留下最美好的ending;回顧本次活動自己犯了2個缺失,沒帶2截式雨衣及禦寒衣物,皆因輕忽山區天氣變化、對自身能力太有自信所致,這種心態往往容易導致意外發生,自己得好好檢討才行。
~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