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三星(塔關山、關山嶺山、庫哈諾辛)這三座親民的百岳,因為十幾年前88風災導致南橫路斷而消失在世人的眼前,封路期間我曾嘗試過其他方式造訪,然而天公不做美,不是遇到狂風暴雨就是霸王級寒流降雪,結果僅與三角點合影草草結束;去年利用南橫宣布天池通車由中之關古道上攀庫哈諾辛,今年則在全線通車之際再次造訪塔關山及關山嶺山,滿足我賞景的念想。
活動時間
111年7月28、29日
部分照片來源:哇哈山友屋
行程規劃
第一天
19:30臺中出發→22:40梅蘭民宿
第二天
05:30梅蘭民宿出發→06:00梅山口等候→07:00放行→08:10塔關山登山口(H2,580m)→10:30塔關山(H3,222m)→12:07塔關山登山口→12:43關山嶺山登山口(H2,733m)→14:06關山嶺山(H3,176m)→15:40登山口→17:30梅蘭→賦歸
由於南橫公路管制路段僅開放週一、三、五、六及週日7時至17時,我們行程規劃採1天1夜方式,前晚先至梅山管制站前民宿休息養足精神,隔天抵達管制站時已見各類車種大排長龍,只待管制人員放行,趁著空檔繞行周邊環境,發現附近有許多露營區,在這邊露營應是很棒的經驗,時間一到,車隊浩浩蕩蕩出發,隨著海拔逐漸攀升,司機索性將車內冷氣關閉,由窗外灌進涼爽清新的空氣令人舒爽,夏天就要來高海拔山林遊玩,醒腦放鬆的好去處。
約略1小時至塔關山登山口,旁有棵大檜木相當好辨識,南橫公路全線開放後,三星重新成為熱門百岳,現場已有數隊整裝待進,礙於時間壓力(趕17時前回管制站),領隊概要解說、合影後就帶著大家出發;從登山口至山頂步道長約2.2公里,落差642公尺,對我來說(以前)算不上陡峭,惟平日即便培養慢跑習慣維持體能,有段時間沒登山久未使用的肌群重新開工,乳酸快速累積,痠痛立即有感,仍稍嫌辛苦,其他的隊友則苦笑怎麼網路號稱輕鬆行程,實際那麼陡?地面佈滿樹根那麼滑?
領隊刻意放慢步伐等候我們,在步道前半段南橫山區特有巨木林立,舉目所及皆為鐵杉、冷杉及雲杉,鬱鬱蔥蔥,蒼然深秀,吸引目光難以移開腳步,喜愛登山的我熱於身處其中,在森林呼吸新鮮的空氣與欣賞巨木,生理與心理都獲得滿足,跟著隊伍緩步而行,於1K處觀景台稍做休息,從森林間隙可見疑似庫哈諾辛山頭,續往前行,路況依舊,返程的人變多了,數段窄徑得互相禮讓,鄰近懸崖處,步道旁邊也架設繩網以提醒山友勿靠近踩空,在眾人疑惑里程數標示是否出錯、納悶路究竟還多長時,經過2K處後總算豁然開朗,抵達稜線已可見山頂,隊友精神大振,連忙加快腳步,希望能爭取在山頂待久點。
至山頂時天氣晴朗,趁著排隊等候與三角點合影時,簡略觀察四周,塔關山有顆三等7535號三角點,早期稱「大關山」,但因其比關山矮小,為避免雪山與大雪山錯誤認知,後來林文安先生取其諧音改稱「塔關山」,網路簡介有號稱臺灣山岳最佳展望點的美名,我認為過譽了,還有許多山岳的展望更佳;天氣好視野遼闊,塔關山剛好在南一段與南二段連稜中心點,北望向陽大崩壁,南向關山大斷崖,關山在雲深處若隱若現,山勢自此邐迤而來,曲折險峻,大範圍崩塌岩場,削瘦岩稜,兩側碎礫滾滾,直瀉數百公尺,曾閱讀關於斷崖的攀登紀錄,在塔關山前恐龍塔與鷹嘴山係為最驚險的路段,有幸欣賞此奇景也不枉費我三訪此地。
壯觀的全景~鷹子嘴山(左)、關山(中被雲遮住了~)、關山北峰(中二)、3023峰(右1)、庫哈諾辛山(右)
山友拍的環景圖
礙於時間限制(我們還有另一座),領隊要求大家趕快下山,返回登山口已經中午,隊友們飢腸轆轆就在空地處席地而坐午餐,之後再搭車通過大關山隧道,隧道為南橫公路東西端分界線,也是高雄與臺東交界處,臺東端埡口則為全線最佳賞雲海之處,有埡口觀雲美稱,看著滿滿的人潮車潮,我們打算先登頂再觀景,登山口位於隧道旁,步道僅1.5公里長,落差達443公尺,與塔關山相差無幾,但起登即見大範圍陡峭的岩壁,將近垂直的視覺震撼以及碎石坡令人望而生畏,走沒多久最年長的隊友即打退堂鼓,想返回埡口等候,安頓好他之後,大家繼續前行,此時山區起霧,無景可賞又有時間壓力,喪失聊天說笑的心情,默默跟著領隊走。
岩壁區有多段上坡拉繩路段,且高度落差大,好幾隊似乎是新手缺乏地形經驗,等候他們通過耽擱了一點時間,也許是我的錯覺,爬關山嶺山的人好像還比塔關山更多,男女老少皆有,難道都是被1.5公里短路程給誆騙上來的?看著山友吃力找踩點、裹足不前的模樣,我想爬山之前都應該先做好功課,別讓美好的登山活動變成痛苦回憶;攀行至步道0.5K平坦處,休息等候落後隊友,這裡已至稜線,雖然很想將眼前的山頭當成是關山嶺山,但經驗告訴自己這只是開始,摸摸鼻子認命走吧!畢竟你得踏出去,方能抵達山頂。
正如我所料想,果然等待我們的是一座又一座假山頭,翻越每座後發現仍有更高點其實挺失望的,途中趁著雲霧翻過山頭之際,我連忙拍下照片留念,雲霧繚繞,似身處仙境,這裡的空氣冰涼略帶點濕氣,是我所熟悉喜愛的,大口深呼吸再大口吐氣,把那些煩躁、惱人及負面的情緒吐掉,讓心獲得平靜,山岳就是有這樣神奇的魔力,每次自山中歸來,總能以正向的態度去面對俗世紛擾,如今工作忙碌無法經常爬山,空閒時也常因怠惰而疏於鍛鍊,遺忘登山的好處,再忙,還是得爬爬山!讓自己獲得精神上的喘息,迎接現實的各種挑戰。
過步道1K後,某處箭竹林領隊制止我們前行,原來是條高山龜殼花正緩慢移動中,眾人屏息深怕驚擾這位「原住民」,直至確定牠已完全進入路旁樹叢中才續走;假山頭終歸有走完的時候,眼前雲霧中山頂正等著我們,非常幸運現場沒有任何隊伍,免去排隊時間,關山嶺山有顆二等1683號三角點,步道最短,係三星中最易親近的一座,山名由來係日治時代日本人為鎮壓布農族而修建關山警備越嶺道路,恰從關山嶺山南鞍(大關山隧道上方)越嶺,越嶺處並設有休息亭、見張所(監視臺)及高雄州與臺東廳的界碑,「關山駐在所」則座落在此山東南稜階地,故將駐在所背倚的山嶺,稱之為「關山嶺」。
"原住民出沒"
即便因天氣無法欣賞關山大斷崖的連峰岩脊,我仍心存感謝有這次機會,就在大家輪流合影、休息時,原先放棄的隊友竟然也跟著走上來,隊伍全員到齊,氣氛輕鬆眾人也恢復聊天說笑的心情,返回登山口時間仍早,大家在埡口四處走走,幾位初接觸登山的隊友直說這次關山嶺山沒賞到景,改天還要再來,我則想已圓二星的夢,之前南一段時間緊迫,關山及小關山停留時間太短,將來如庫哈諾辛、關山3日或小關山、神池營地2日亦可列入待參加的名單,畢竟相較中橫,南橫是我較陌生的區域(忘了還有北橫),回程經寶來、甲仙等地,隊友趕高鐵放棄溫泉,只在甲仙短暫停留,嚐嚐味道濃厚的芋頭西米露,也算過當觀光客的癮。
趁著工作空檔走一趟南橫,補齊先前因雨無景可賞的塔關山及關山嶺山,眼看巨大的鐵杉、雲海及群山,深吸略帶冷意的新鮮空氣,驅散內心的鬱悶,目前實在騰不出時間參加長程縱走,但空檔還是得為自己規劃短行程活動,多親近大自然才好。這趟遇許多機車騎士成群旅行,也許未來規劃機車帶帳篷遊南橫公路是個不錯的主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