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人在桃園市龜山區受訓,心想既然來到北部,沒有趁機四處遊玩實在浪費這難得機會,故為自己規劃宜蘭龜山島之行,同有龜山之名,截然不同的環境。
時間
110年10月
行程規劃
04:30集合出發→07:30宜蘭烏石港→08:00上船→08:40龜山島→10:55登頂401高地→13:30啟航→14:10烏石港→賦歸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根據網站資料龜山島(龜山嶼),位於宜蘭東方約十公里之海域,為孤懸於海中之火山島嶼,外貌酷似浮龜而聞名,屬宜蘭縣頭城鎮所轄,該島主要由兩座火山體組成龜頭和龜甲,龜尾部位是一片細長的砂洲,隨著潮水漲落,就像是烏龜擺尾。數萬年前曾火山噴發,島上留有硫氣孔和溫泉,此外,距龜山島西南約4公里,還有一個更小的「龜卵嶼」。
要去龜山島得從宜蘭烏石港出發,這天我們自臺中而來,或許時間尚早,路上竟沒有塞車,抵達港口、查驗身分,搭船時間約40分鐘左右,天氣很好,風浪小倒不至於暈船,船家先帶我們繞島一圈,只見該島遍布孤崖峭壁,直切面岩層分明,越接近龜首部分,只見這片海面顏色明顯與其他海域不同,蔚藍海水略帶乳白色,外界俗稱牛奶海,藍天白雲,島倒映於海面非常夢幻,瞬間謀殺眾人底片,牛奶海的形成原因係海底溫泉湧出,經過海水攪動後所呈現特殊的景緻,目前有業者經營出租遊艇立槳等活動,不過牛奶海的酸鹼值極高,千萬別下海游泳,免得一身傷。
抵達碼頭,解說員先帶大家環龜尾湖,湖水為鹹淡水各半,進入坑道參觀砲臺之後,才準備攀爬401高地,步道有兩條分別是「北岸登山步道」,全長約2,800m,僅作生態研究未對外開放,另外即「401高地步道」,全長1.4Km,1,706階梯,入口在遊客中心旁,階梯雖陡,邊走邊聽嚮導介紹也沒那麼累,行至200階梯處,有一涼亭供民眾休息,這裡也是觀看龜尾最佳位置,龜尾部分為一堤防,由強勁海流將海底岩石捲上海面持續沖刷堆積而成,故在此所聽到的海浪聲與他處不同,多分石頭滾動摩擦所造成的轟轟聲,龜尾為碼頭增添防護,位置也會因海流而略為改變,成為當地人判斷天氣重要參考,據說龜尾斷裂數天無法復原那就表示颱風即將侵襲。
解說
續往上行,島內蛇類眾多,須注意步道避免誤觸驚擾牠們,前幾天下雨階梯濕滑,我詢問嚮導帶隊最怕的狀況應該是雨天吧!(遊客容易跌倒),嚮導講非也,最怕的狀況是夏天遊客中暑;1706階梯大約1個多小時走完,龜山島最高處標高398m,因為頂部加蓋瞭望臺故稱為401高地(401m),為臺灣外圍島嶼中僅次於蘭嶼紅頭山之地,擁有1座一等三角點,站在瞭望臺盡享周邊美景。
返回遊客中心,等待船班空閒時間,嚮導又帶大家島內遊覽,龜山島在1977年前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島上遺留著廢棄的住宅及小學及1座廟(普陀宮),後來考量居民交通不便,生活用品補給困難,建置港口所需經費龐大,遂把居民遷居至對岸宜蘭大溪,將此地設為軍事管制區,迄今都沒人定居島上,現由海巡署頭城大隊(岸巡第一大隊、第二大隊)管理,2000年因政府又提倡觀光,有限制開放人民進來,進行了航海登島的生態旅遊體驗,每年僅開放3-11月,一般遊客團體申請進入,須於預定登島日前3日至20日,以網路方式向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出申請,401高地則每日限100人。
趁著受訓空檔,為自己規劃龜山島之行,此行不但如願見識到傳說中的牛奶海,還爬到401高地頂,邊走邊聽老師講解島上人文及生態,耳聽海浪轟轟聲,兼顧精神的享受與體能的鍛鍊,返回烏石港眾人原先還想大快朵頤當地美食,但想到雪隧龐大車潮,誰也不想塞車,匆匆吃碗芋頭冰趕緊返程;受訓期間得暫別最愛的長程縱走,然而隨著疫情解封,似乎也能開始規劃短天數山行活動……
在新竹吃晚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