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照片來源:哇哈山友屋-陳松義
時間:108年11月15-20日
實際行程
D1:04:00豐原→05:30霧社休息→08:00屯原登山口出發→09:30雲海保線所→11:20 8.7K水源地(午餐) →13:52天池山莊(H2,680m)
D2:03:00起床→04:00出發→04:40光被八表→07:40卡賀爾山(H3,105m)→10:40能高主山(H3,262m)→11:30能高小屋舊址→12:40大陸池營地 (宿)
D3:03:30起床→05:00出發→08:22能高南峰岔路→08:27能高南峰(H3,349m)→09:35能高南峰南鞍營地→12:40光頭山(H3,060m)→14:33白石池(宿)
D4:05:00起床→07:20出發→09:05白石山(H3,110m)→10:05萬里池→12:10屯鹿池(宿)
D5:03:30起床→05:00營地出發→05:38三岔路口營地→06:23安東軍山(H3,068m)→07:19三岔路口營地→09:00第一支流(午餐)→13:40第二支流→14:44萬大南溪→15:41第二匯流口(宿)
D6:03:00起床→04:30出發→08:10楓林吊橋→09:00奧萬大遊客中心搭車→11:00埔里慶功宴→賦歸
第3天凌晨漫天星斗彷彿在預告白天將會是好天氣,本日係能安縱走最重要的一天,我們必須攀越此行最高峰、有十峻之名的能高南峰,原則上只要這座過了,能安縱走就成功8成。
通往南峰路徑由大陸池營地起先下行至鞍部後再陡升,背著重裝行走於碎石、瘦稜及箭竹林所構成的陡峭路徑,此行因倉促負重訓練不足,除了必要物品其他一概沒帶,連單眼相機都留在防潮箱內只攜帶手機拍照,然而肩膀上的重量仍壓得我直不起腰。
喘息著沿岩壁腰繞攀越數個假山頭後終於抵達山頂,能高南峰還略比能高主山高,是少數側峰比主山高的百岳,遠眺崢嶸嶙峋的甘卓萬山塊與廣袤無垠的高山草原,大聲呼喊感謝山神賜給我們超優天氣與視野。
能高山 南峰簡稱能高南峰 ,海拔3349m,是能高安東軍群峰之中海拔最高者。根據台灣百岳全集的資料,全山三面峭坡,僅東稜緩斜平伸,山勢悠揚挺翠、氣宇軒昂。雖然被名為能高山 主峰之副峰,高度卻高於主山,形勢更勝於主山,為台灣高山「十峻」之一。岳界前輩邢天正對能高山 南峰的敘述為:「能高山 南峰,峰嵬坡峻,氣概雄渾。無論北至奇萊,南至丹大遠眺,均有巃縱拔萃,威震群峰之感。稜脊三伸,西聳崖壁,直垂萬大 北溪。北聳斷稜,竹木蒙茸,攀登甚苦。南斜陡脊,東則寬嶺平伸。」(資料來源:網路)
離開山頂下切陡峭山徑,一望無際的箭竹草原中路徑受到嚴重侵蝕,找路之餘必須小心行走免得踩空或踢到裸露岩石而受傷,而且已數日無雨地面揚塵嚴重有時難免被嗆到,稜線毫無遮蔽豔陽帶來強烈紫外線,有人說很曬但我寧願曬也不要淋雨,離開南峰前我再次向祂深深一鞠躬,後面的路我絕對要走完。
約1小時後至南鞍營地吃午餐,營地品質很好然而卻處處垃圾,唉!登山客的素質仍有待加強。
開心吃完午餐,隊伍往光頭山前進,上攀至稜線後,看到幾個山頭,隊友們邊走邊猜,卻沒1個是正確的。
本團恩愛夫妻檔輝哥與淑慧姐(太閃,快瞎了)(照片By陳松義)
於大草原上隨性拍照,滿山遍野的秋芒迎風翻起層層芒浪炫花了雙眼,也不知道猜錯幾個山頭,抵達光頭山三角點時有種「咦?這個不起眼的小山頭是山頂?」之感,據說該三角點並非最高點,特別的是旁邊還有尊聖母像。
光頭山 原名知亞干山,座落於能高安東軍最大也最美的草原區上,附近岡巒平阜,行成一片廣約三平方公里的低丘狀臺地,在地形學上稱做「最高隆起準平原面」。東稜墨綠色的支脈上,聳有神秘的牡丹 岩,是泰雅賽德克亞族的發源聖地,擁有眾多相關的傳說軼事,更憑添了光頭山 的故事話題。知亞干山,最高峰海拔 3093 m,3等5956 號基點位於大草原西南緣的橫丘上,標高3060 m。南臨受知亞干溪(恰堪溪)向源侵蝕的斷崖崩谷,西、南兩面都有不錯的展望。山名由來,即以此山位於知亞干溪源頭而得名。後來,岳人以附近全是淺竹平舖的草原丘巒 , 無任何樹木長成,意譯成「光頭山 」沿用至今,成為大家熟悉的名字,原名反而少人提及。(資料來源:網路)
白石池海拔約2750 m,從光頭山 基點向南俯瞰或是從白石山 北緣向北眺望,可見一池清淺靜臥於狹窄的中央山脈主脊上,池畔草原岡阜的東、西兩側,都是陡崖峭立,在地形景觀上,相當罕見。(資料來源:網路)
後下光頭山崩壁,年年風化坍塌的結果危險程度堪比品田V形斷崖,且現場輔助繩索少、踏點間隔距離大,未來要通過難度只會更高。
怎麼下崩壁小妹示範中...(影片By陳松義)
續行於大草原,與陳爸聊天樂趣十足,抵達白石池營地(H2,750m)時天候尚早(突然很感謝健腳山友讓隊伍這麼早就抵達),未起風的白石池靜靜地倒映著光頭崩壁及草原,無需過多裝飾,那天地合一即為最純粹的美景,黃昏時分則微風吹拂,水面波光粼粼又是另種美感。
葉金川先生於"一生必造訪的十二座高山湖泊:行男百岳物語"(那是我的百岳入門書)所提及的"與水鹿接觸的仙境——白石池"我真的來囉
隨夜幕降臨鄰近山坡彷若看見水鹿出沒,水鹿會靠近營地以便舔食排泄物或食物裝備等獲取鹽分,希望眾人酣睡之時這群「原住民」千萬別把我們的裝備當成伴手禮給叼走了。
小鹿斑比出沒中(影片及照片:By陳松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