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橫首辣~屏風山(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於奇萊北峰的支稜上,稜脊呈南北走向,由合歡山區遠眺有如一座屏風,因而得名。)
話說經歷畢祿羊頭試煉後轉眼已過2週,很快又到屏風山活動日期,在「中橫四辣」中屏風山H3,250M(百岳排名65)雖非最高(畢祿山最高),但就其步道嗆辣程度被許多網友戲稱為「超辣」,位居四辣首席地位多年不墜,其原因在於欲單攻此山者必須先從海拔2,564公尺的大禹嶺登山口下降至最低處1,960公尺的鐵線吊橋,又得馬上攀至3,250公尺山頂,攻頂累得半死後回程還要爬上升600公尺方能到登山口,約計15-17小時才能完成,真的太過「硬陡」,所以也有人將屏風山規劃2天2夜或3天2夜輕鬆行;這次活動係好友Joe為歡慶完成百岳所舉辦的,他特地規劃3天2夜活動,希望能確保大夥順利攻頂又可享賞山上好風景。
屏風山落差圖
9月18日星期五6點20人從臺中市出發於埔里稍微休息後便直奔大禹嶺,途經合歡山區看遠方中央尖山及北二段與奇萊、屏風連稜藍天白雲,彷彿為這3日行昭告好天氣給我們打1記強心針,我不禁拿出相機拍攝百看不厭的風景,只是咦?怎麼視窗中多了幾道裂痕,仔細一看原來是出門前不慎將相機保護鏡片摔裂了,幸虧有偏光鏡替代解除窘境,從合歡山到大禹嶺約略1小時車程,抵達大禹嶺約10點30分左右,屏風山登山口即位於現在均已停止營業的大禹嶺民宿及餐廳旁,享用完司機大哥親手烹煮的麵食後,整理好裝備,12點大夥準時出發。
9月18日星期五6點20人從臺中市出發於埔里稍微休息後便直奔大禹嶺,途經合歡山區看遠方中央尖山及北二段與奇萊、屏風連稜藍天白雲,彷彿為這3日行昭告好天氣給我們打1記強心針,我不禁拿出相機拍攝百看不厭的風景,只是咦?怎麼視窗中多了幾道裂痕,仔細一看原來是出門前不慎將相機保護鏡片摔裂了,幸虧有偏光鏡替代解除窘境,從合歡山到大禹嶺約略1小時車程,抵達大禹嶺約10點30分左右,屏風山登山口即位於現在均已停止營業的大禹嶺民宿及餐廳旁,享用完司機大哥親手烹煮的麵食後,整理好裝備,12點大夥準時出發。
百看不厭的合歡山
9月才剛走完的畢祿羊頭(中央尖我改天就去看你^^)
大禹嶺我又來啦~~~
睽違3年的重裝
登山口前大合照(照片:Joe Joe Huang)
正如前段所提屏風山乃典型「下山比上山累」的山岳,從登山口開始即緩坡下降,半小時後抵達立霧溪上游之一-塔次基里溪谷,並在溪谷旁休息,塔次基里溪將陪伴我們度過這3天,聽前輩講早期欲攀登屏風山者才沒那麼簡單哩!必須先從合歡山松雪樓下切至塔次基里溪谷,再往北到屏風山腳下銜接登山道,但自從1973年為了開採合歡山金礦(舊稱遠東金礦),從大禹嶺開闢了1條登山道後,大部分登山者才改由大禹嶺登山;越過溪谷迎接我們首先是一段岩壁地形,濕滑且沒什麼踏點必須拉著繩索小心通過,通過岩壁路況尚可,拜好天氣所賜,乾燥地面走起來相對輕鬆,只是偶爾會遇到倒木及懸空路段必須小心,途中走著走著難免與團友拉開距離,1個人步行於幽靜的路段,由於屏風山路徑原始並無政府單位設置路標,僅能靠尋找其他登山社所綁的布條辨認,認不出來就在原地等後方團友,倒也有幾分樂趣,走走停停不知不覺間便抵達此行海拔最低點-鐵線吊橋,只見吊橋由繩索及鐵線所維持,橋下則為湍急溪谷,要走過該橋得需一點勇氣。
正如前段所提屏風山乃典型「下山比上山累」的山岳,從登山口開始即緩坡下降,半小時後抵達立霧溪上游之一-塔次基里溪谷,並在溪谷旁休息,塔次基里溪將陪伴我們度過這3天,聽前輩講早期欲攀登屏風山者才沒那麼簡單哩!必須先從合歡山松雪樓下切至塔次基里溪谷,再往北到屏風山腳下銜接登山道,但自從1973年為了開採合歡山金礦(舊稱遠東金礦),從大禹嶺開闢了1條登山道後,大部分登山者才改由大禹嶺登山;越過溪谷迎接我們首先是一段岩壁地形,濕滑且沒什麼踏點必須拉著繩索小心通過,通過岩壁路況尚可,拜好天氣所賜,乾燥地面走起來相對輕鬆,只是偶爾會遇到倒木及懸空路段必須小心,途中走著走著難免與團友拉開距離,1個人步行於幽靜的路段,由於屏風山路徑原始並無政府單位設置路標,僅能靠尋找其他登山社所綁的布條辨認,認不出來就在原地等後方團友,倒也有幾分樂趣,走走停停不知不覺間便抵達此行海拔最低點-鐵線吊橋,只見吊橋由繩索及鐵線所維持,橋下則為湍急溪谷,要走過該橋得需一點勇氣。
塔次基里溪
慢慢走...小心踩
有點不可靠的木橋@@
難以橫跨的倒木(事實上回程時我還滑倒@@)
明天的目標(應該是吧???)
鐵線吊橋旁也有營地約能搭3-4頂帳篷,且過於靠近水源而顯得潮濕,所以我們選擇離此地尚有1小時距離的松林營地,從鐵線吊橋起路況趨向緩上坡,林相也轉變為舒適松樹林,對絕大多數的登山客來講踩在鬆軟又平緩的松針路面是最舒適的了,前方營地在望心情不禁放輕鬆,夕陽逐漸西下,溫和的光線灑落林間形成光影交錯的奇妙場景,令人想佇足欣賞,但為避免摸黑也只好繼續前行;我們約略16點抵達松林營地,連忙搭好帳篷及整理2天行李後,大家藉著天色尚未昏暗聚在一起等候美味晚餐上桌前聊天、喝著美酒,一群人為Joe提早慶祝完百,登山的樂趣除了美麗風景、攻頂過程外,能與朋友一起在大自然包圍下談天說笑實屬人間樂事。
看起來不可靠但其實很牢靠的鐵線吊橋
吊橋營地
透著光的松蘿
好走的路
松林營地(照片:Joe Joe Huang)
經過一夜好眠翌(19)日凌晨3點起床,4點準時出發,步行約1個半小時抵達合歡金礦營地,事後回想起來從鐵線吊橋至合歡金礦營地之間路程大概是屏風山中最平坦、好走的一段路了,該營地係1979年合歡金礦公司為採金礦所搭建的工寮,廢棄之後改為營地,約可搭10頂左右帳篷;從合歡金礦開始,接下來才是本次活動挑戰,首先要通過4個水源地帶,受溪水沖刷影響,崩壁土石鬆落,每踩一步都要確定是否踩到正確的踏點,以免踩錯滑落,小心翼翼通過幾個水源地,於最後水源休息片刻,接下來路徑則在鐵杉巨林中穿梭,除了讚嘆鐵杉巨大之餘,也為越來越難走、越來越陡的路唉聲嘆氣,「怎麼這麼難走?」是我們共同的心聲,然而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當我費盡力氣走到我以為的稜線處,抬頭望向山頂,卻被告知那是假山頭,當時真的很想偷懶不走,但藍天白雲天氣很好、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尚佳沒有任何不適,此時放棄未免太沒面子,硬著頭皮繼續走,期許自己能趕在預訂的11點拍團體照前抵達山頂,無止盡的拉繩與碎石坡宣示「中橫四辣」首席絕非浪得虛名,眾多團友從唉聲嘆氣到沉默苦走,就在經歷無數次期待又失望後,前方夥伴突然大聲喊出「就是這個光!就是這個光!」,抬頭看著上方透著光芒的地方,稜線岔路口終於到了!稜線上是屏風山中峰,往南走即通往奇萊北峰、往北行走700公尺的水平距離就是目的地,這段路同時也是整個屏風山展望最佳之處,東邊太平洋方向層層雲海將花蓮群山打造成蓬萊仙島的夢幻場景、合歡群峰、奇萊連峰環繞,尤其崢嶸嶙峋的奇萊北峰,光想像從屏風山上奇萊北那段死亡稜線就夠嚇人的,遠望則無明山、中央尖山若隱若現,在稜線上散步那悠閒的感覺將疲憊一掃而空,耳邊傳來攻頂的歡呼聲更激勵我打起精神,「目標就在眼前!」驅使我小跑步終於在上午10點抵達山頂,看印著屏風山3個大字紙牌及三角點我不禁想「不愧是中橫四辣老大,有夠硬!」。
經過一夜好眠翌(19)日凌晨3點起床,4點準時出發,步行約1個半小時抵達合歡金礦營地,事後回想起來從鐵線吊橋至合歡金礦營地之間路程大概是屏風山中最平坦、好走的一段路了,該營地係1979年合歡金礦公司為採金礦所搭建的工寮,廢棄之後改為營地,約可搭10頂左右帳篷;從合歡金礦開始,接下來才是本次活動挑戰,首先要通過4個水源地帶,受溪水沖刷影響,崩壁土石鬆落,每踩一步都要確定是否踩到正確的踏點,以免踩錯滑落,小心翼翼通過幾個水源地,於最後水源休息片刻,接下來路徑則在鐵杉巨林中穿梭,除了讚嘆鐵杉巨大之餘,也為越來越難走、越來越陡的路唉聲嘆氣,「怎麼這麼難走?」是我們共同的心聲,然而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當我費盡力氣走到我以為的稜線處,抬頭望向山頂,卻被告知那是假山頭,當時真的很想偷懶不走,但藍天白雲天氣很好、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尚佳沒有任何不適,此時放棄未免太沒面子,硬著頭皮繼續走,期許自己能趕在預訂的11點拍團體照前抵達山頂,無止盡的拉繩與碎石坡宣示「中橫四辣」首席絕非浪得虛名,眾多團友從唉聲嘆氣到沉默苦走,就在經歷無數次期待又失望後,前方夥伴突然大聲喊出「就是這個光!就是這個光!」,抬頭看著上方透著光芒的地方,稜線岔路口終於到了!稜線上是屏風山中峰,往南走即通往奇萊北峰、往北行走700公尺的水平距離就是目的地,這段路同時也是整個屏風山展望最佳之處,東邊太平洋方向層層雲海將花蓮群山打造成蓬萊仙島的夢幻場景、合歡群峰、奇萊連峰環繞,尤其崢嶸嶙峋的奇萊北峰,光想像從屏風山上奇萊北那段死亡稜線就夠嚇人的,遠望則無明山、中央尖山若隱若現,在稜線上散步那悠閒的感覺將疲憊一掃而空,耳邊傳來攻頂的歡呼聲更激勵我打起精神,「目標就在眼前!」驅使我小跑步終於在上午10點抵達山頂,看印著屏風山3個大字紙牌及三角點我不禁想「不愧是中橫四辣老大,有夠硬!」。
合歡金礦營地
淘金者的遺跡
度過水源地(真的要很小心...因為你不曉得踩的地方是爛泥還是岩石)
濕滑的岩壁看得我冷汗直流= ="
難得的展望~~合歡山在給我們打氣
巨人森林
欺騙人的假山頭
沒有最陡只有更陡...大家認命爬唄
就是這個光!就是這個光!我們終於到稜線岔路了
美美的雲海
第二天大概只有這段路最平坦了>_<
奇萊北峰
攻頂達陣(照片:Joe Joe Huang)
累歸累在三角點還是得拍幾張美美的照片,聽Joe說花了21年才完成百岳,這座屏風山更規劃5次才成功,想想自己甫完成33岳,眼見幾年來臺灣一堆山都被封掉、登山環境愈發險峻,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完成百岳心願?反正就盡量走吧!只要肯堅持下去,也許某天真能爬完百岳也不一定?由於屏風山山頂並無展望,大夥拍完照沒停留多久便下山尋找地點祭祭五臟廟,沿途遇到不少2天2夜的團體,聽他們說他們是18日下班後直接搭車至大禹嶺,19日凌晨整裝出發預計當日攻頂後再紮營、20日下山,看著他們氣喘吁吁臉色不佳、部分人甚至還爬不太上去的狀況,為他們加油打氣同時,我想登山應是件快樂的事,然而每個人體能狀態都不同,行程應視團隊狀況作規劃,這樣爬起山來才會安全、登頂成功率才能提升;返回松林營地大約16點左右,大家放妥裝備後便群聚一起談天說笑,分享零食美酒,等著協作準備晚餐,初秋微微涼意啜口熱騰騰香噴噴玉米濃湯無疑是最棒的享受,18點飯菜上桌立即被已經飢腸轆轆許久的團友一掃而空,而看其他團體攻頂後也陸續摸黑下山讓我鬆了口氣,幸好他們都平安。
累歸累在三角點還是得拍幾張美美的照片,聽Joe說花了21年才完成百岳,這座屏風山更規劃5次才成功,想想自己甫完成33岳,眼見幾年來臺灣一堆山都被封掉、登山環境愈發險峻,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完成百岳心願?反正就盡量走吧!只要肯堅持下去,也許某天真能爬完百岳也不一定?由於屏風山山頂並無展望,大夥拍完照沒停留多久便下山尋找地點祭祭五臟廟,沿途遇到不少2天2夜的團體,聽他們說他們是18日下班後直接搭車至大禹嶺,19日凌晨整裝出發預計當日攻頂後再紮營、20日下山,看著他們氣喘吁吁臉色不佳、部分人甚至還爬不太上去的狀況,為他們加油打氣同時,我想登山應是件快樂的事,然而每個人體能狀態都不同,行程應視團隊狀況作規劃,這樣爬起山來才會安全、登頂成功率才能提升;返回松林營地大約16點左右,大家放妥裝備後便群聚一起談天說笑,分享零食美酒,等著協作準備晚餐,初秋微微涼意啜口熱騰騰香噴噴玉米濃湯無疑是最棒的享受,18點飯菜上桌立即被已經飢腸轆轆許久的團友一掃而空,而看其他團體攻頂後也陸續摸黑下山讓我鬆了口氣,幸好他們都平安。
恭喜Joe完(玩)百成功^0^/(Joe的後方是僅剩南三就完成百岳的女王,本次她是特地趕來慶祝的,對於她單攻屏風山只需12小時的速度,這一路我真的望塵莫及阿,祝她早日完百^_^照片:Joe Joe Huang)
再看一眼(此生應該不會有第二次了??)
合歡山~~~
無明中央尖
返回合歡金礦(好狼狽)
經過一夜好眠,20日早上6點半出發,今天雖說是下山,但實際上是從溪谷緩坡「爬」出大禹嶺,第1天所走的路通通顛倒過來,但心境卻有所不同,前2天戰戰兢兢深怕無法攻頂,現在則如釋重負沒有壓力,慢慢走慢慢看這段以後不會再來第2次的路(應該吧?),結果竟在沒有休息的情況下一口氣於10點40分回到登山口,被幾位已先回旁邊民宿休息的健腳團友嘖嘖稱奇同時,自己也覺得很不可思議,回程於埔里舉辦慶功宴大口朵頤甕缸雞,順利於16時30分返回臺中。
經過一夜好眠,20日早上6點半出發,今天雖說是下山,但實際上是從溪谷緩坡「爬」出大禹嶺,第1天所走的路通通顛倒過來,但心境卻有所不同,前2天戰戰兢兢深怕無法攻頂,現在則如釋重負沒有壓力,慢慢走慢慢看這段以後不會再來第2次的路(應該吧?),結果竟在沒有休息的情況下一口氣於10點40分回到登山口,被幾位已先回旁邊民宿休息的健腳團友嘖嘖稱奇同時,自己也覺得很不可思議,回程於埔里舉辦慶功宴大口朵頤甕缸雞,順利於16時30分返回臺中。
再見啦~塔次基里溪
~完~
※行程參考
第一天 5.5 KM,上坡 200M,下坡 600M
06:00 臺中出發
10:30 大禹嶺 (午餐)
12:00 屏風山登山口出發
12:30 塔次基里溪
15:00 鐵線吊橋
16:19 松林營地(露營)
第二天 10.8 KM 上坡 1,000M
03:00 起床
04:00 出發
05:30 合歡金礦工寮
09:39 稜線岔路口
10:10 屏風山 (3,250M)
10:45 出發返回營地
15:30 松林營地(露營)
第三天 5.5 KM,上坡 600M,下坡 200M
05:00 起床
06:30 出發
07:00 鐵線吊橋
09:28 塔次基里溪
10:40 屏風山登山口
13:00 慶功宴
16:30 返回臺中
※行程參考
第一天 5.5 KM,上坡 200M,下坡 600M
06:00 臺中出發
10:30 大禹嶺 (午餐)
12:00 屏風山登山口出發
12:30 塔次基里溪
15:00 鐵線吊橋
16:19 松林營地(露營)
第二天 10.8 KM 上坡 1,000M
03:00 起床
04:00 出發
05:30 合歡金礦工寮
09:39 稜線岔路口
10:10 屏風山 (3,250M)
10:45 出發返回營地
15:30 松林營地(露營)
第三天 5.5 KM,上坡 600M,下坡 200M
05:00 起床
06:30 出發
07:00 鐵線吊橋
09:28 塔次基里溪
10:40 屏風山登山口
13:00 慶功宴
16:30 返回臺中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